13、小平子他舅十三_快穿主角他舅
阅书小说网 > 快穿主角他舅 > 13、小平子他舅十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3、小平子他舅十三

  在自闭养伤之前,尚晖要给住在黑木崖楼下的皇帝个说法:跟弘治帝下完棋,他说他偶有所得,要闭关一段时日。

  尚晖告辞后,弘治帝还没怎么样,他的心腹大总管,也就是皇室之中战力排名第二的那位,先替陛下愁上了。

  因为根据老王爷的判断,如果设好陷阱,皇室好手一拥而上,可以付出一死多重伤的代价带走这位“王老前辈”。

  当时老王爷的原话是:若我不顾一切,总能跟他同归于尽。可那位要是功力再有长进……往后他实在难以想象!

  弘治帝却比一直以来都伺候他的“老伙计”看得真也看得开。他裹着厚实的大氅,穿着皮靴子在园子里散步,看着大冷天也热火朝天修复门框的人手们,“朕瞧着他没有一统江湖的心思,连江湖都不放在眼里,天下……人家说不定更嫌麻烦。”

  大总管一听这话赶忙道:“知人知面不知心,他已然教导起魔教教主。”

  陛下太仁厚!

  顶级高手之中的确有人愿意闲云野鹤,逍遥一生,但这种人太少了,而且一旦尝到了权柄在手的滋味……

  弘治帝摆了摆手,“太子还要拜师。”

  大总管总懂得适可而止,低了头不再言语。

  弘治帝暗地里叹了口气:自己这老伙计忠心没问题,但也免不了一二小心思。若不是他让太子拜师那位,那么太子就该和皇叔以及老伙计练武。

  他就这一个儿子,儿子又有在武学上又颇有些天赋,他不能因为一二提防之心耽误了儿子的前程。他可不像长寿之人,而高手若不作死,寿数少说也要奔着八十去。

  若是尚晖知道弘治帝的心思,只会由衷地赞上一句:皇帝当真有胸怀看得开。

  自己心腹面对自己的时候都敢琢磨“翌日”如何——这是绝大多数皇帝的逆鳞。

  却说尚晖回到黑木崖自己的院子,开始抽取身周灵气……他只是试着“加大功率”,就是抽取速度改为原本的两倍,在他展开的神识里,别说山中鸟兽,连“楼下”正批折子的弘治帝都意识到了哪里不太对,满腹迟疑地琢磨了一会儿;而那位大总管更是停下手里的活儿,抬头往他所在的位置瞧了好一会儿。

  处处掣肘,尚晖脾气再好也是真真切切地不爽上了,掌心的小铜钱及时出现,刷出一行字来“安抚”他:想想身上越来越少的毛毛!

  忍了!

  尚晖再明白不过:他使用的壳子质量不佳,他一个用力过猛,不仅仅是壳子破碎的问题,更要命的是放开实力限制,必然触及当前世界的天道。

  天雷倒是奈何不了皮糙肉厚的他,但天道恼羞成怒就会把他一脚踢出这个世界……

  那不就是白忙活了!

  而且被踹出去,一定时间内再进不来,除非他要毁了这个世界——非不能也实不愿也,毁完了他兴许能一时痛快,但往后怕是只有心痛,快乐是快乐不起来了……还飞不飞升了?

  亲娘特地在小铜钱上加了提醒和限制,也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了,唯有这个舅舅的身份让他觉得有点微妙。

  不过这不是什么大事儿。

  尚晖一边赶路一边思量,干脆破罐破摔,用积攒和刚刚抽取的灵气灌注经脉,一路在树枝山石之间腾挪穿梭,只用了半天功夫就来到了大兴安岭……

  这个时候大兴安岭中心杳无人烟,他找个满眼绿的山头一蹲,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吸……灵气吸个爽快。

  花开两表,尚晖跑到东北自闭养伤,东方不败和林平之就在原地扎营疗伤。

  林平之就不用说了,连上药都不用,他是心伤比较重:觉得自己挺没用。心事重重之下,他给“便宜师兄弟”东方不败上药,手那么一抖,半瓶金疮药全糊对方眼睛上了……

  得亏上好金疮药并不刺激,东方不败睁不开眼,都能又稳又准地在林平之脑门弹了一下,估计这一下最多留个红印儿但弹不出个包,他才起身自行洗眼去了。

  林平之摸了摸额头,又低落了一会儿,他便把这些负面情绪都丢在脑后,默默琢磨起舅舅教他的几个新招式。东方不败都是皮肉伤,不过当时任我行极力牵制他,而令狐冲则借机向着影响出手的部位出剑,所以他伤得不重却有些麻烦。

  不敢再用林平之,他自己处理过伤口,就坐在帐子里反复推衍新认下的师父点拨的那几样妙处。

  第二天他便带人继续他的行程。他常年隐居黑木崖,日月神教各处分舵以及产业已经不知道谁才是主子了!

  以前他把《葵花宝典》练到极致,升无可升,人生失去了目标,说是生无可恋也差不多,自然不在意那些“俗物”。

  现在他的雄心壮志回来了,就得亲自出面考验一下部下,尤其总舵之外的教众不听话有二心的一概清洗掉,若能让多数管事,譬如堂主香主之类比较靠得住,再给足了好处,尤其是定期教导教众功法,不愁他们不用心上交银子和药材。

  东方不败在走遍了中原和江南几个大分舵后特地故地重游:去了趟梅庄。

  梅庄四友如今只剩下秃笔翁和丹青生,东方不败用从尚晖那里学来的手段,给两人“驱了虫”。

  伤口很大,但的确没了隐患。二人心服口服,便领命继续在梅庄……守着。

  回程的时候,东方不败来到了这次出行算得上最为重要的一站:嵩山少林。

  此时得到他亲笔信的冲虚道长,以及武林名门大派的掌门或是大长老悉数聚集到此,任我行吊着胳膊在女婿令狐冲“护驾”之下也早早来了……总之天下英雄济济一堂,东方不败当众说出了他的想法:仿照百多年前的前辈们,来一场华山论剑。

  因为比武论剑之地再一次选在了华山,那就意味着活得好好的风清扬也不得不出面了。

  在场之人都明白,这一次可不仅仅要论剑,决出天下第一,更是各大势力展示势力并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好机会。

  冲虚和方证对了个眼色,余光扫过诸多野心勃勃又跃跃欲试的武林群雄,比如左冷禅和岳不群,一直致力于让江湖不生大事端,不给朝廷出手机会的两人齐齐在心里叹了口气:拦不住,那就顺其自然吧。

  此时左冷禅忽然问道:“那位前辈会不会出手?”

  早就知道师父心意的东方不败笑道:“他老人家要是出手,也就不用比了。”

  “散会”后,方证和冲虚特地找来,要和东方不败再聊一聊,林平之有眼色地告辞,不掺和。

  方证双手合十,念了声佛号,“施主又是何苦?”

  冲虚也道:“江湖安生这么多年,你又何必再做出头鸟?”

  这两位一直都先礼后兵,不管打不打得过。

  东方不败坦然道:“堵不如疏。再说少林、武当加上我日月神教,咱们加在一处,也敌不过皇室供奉们,但有我那位在,朝廷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。到时候比武免不了,但我说论剑也是出自真心。”

  其实他心里也不是很甘愿“互通有无”,但师父一定要这么做,他除了听话也别无他法,只是这话就不必向面前这二位解释了。

  方证和冲虚见东方不败心里有数,而且华山论剑俨然势在必行,他们也该回去好生商量一下到时候该如何应对。

  却说东方不败出了少林,顺着山路下行,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一声耳熟的惊呼:左掌门救我!

  东方不败仔细回忆了一下,才想起这嘶哑又尖锐的声音好像属于余沧海?

  于是他足尖轻点,一派悠然又轻盈地越过众人头顶,直奔声音传来之处“飘”行而去。《葵花宝典》缺点再多,但论“快”确实当世罕有对手,东方不败赶到“事发地”时,左冷禅不见踪影。

  余沧海胸前血迹点点,在林平之剑光下狼狈闪躲,难得分出点精力余光一扫,只见东方不败翩然而至,他立时面色惨白。

  然而出乎他预料的是,林平之忽然收剑,冷言道,“华山论剑时再算账。”他不怕余沧海跑路逃命,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

  半个月之后,东方不败和林平之终于回到黑木崖,他俩才在尚晖平时居住的房间里发现了字条:出门云游,归期不定,勿念。

  还不等两个人有什么反应,侍卫头领,也就是当初第一个被尚晖抠虫子的那位,匆匆跑来禀报:老王爷带着太子前来拜访了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sbook.cc。阅书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ysbook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